奇兵队简介(奇兵队诞生)

进入了幕府末期的日本,列强渡海纷纷来犯;一时间,整个列岛内都陷入了对亡国灭种的深深忧虑中。这个上千来来一直沉浸于孤立和内斗的岛国,面对此时以翻天覆地的世界,产生了异常严重的焦虑和不适感。

面对此刻内忧外患的国家,以及软弱无力的幕府;有的藩选择了誓死对将军效忠到底(这一点就包括东北地区赫赫有名的会津藩)、但在西国地区,更多的弱帮在其中流砥柱长州藩和萨摩藩的带领下,开始走向了一条从未设想过的尊王攘夷之路。誓要一洗两百年前关原惨败的耻辱;大量的关西和九州、四国等地军士们,开始向着京畿、江户和奥州(今天日本的东北地区)行进;这场改变日本国运的倒幕运动,同时也是近代军队和封建武士之间所产生的最后摩擦。

而在这场运动中,为倒幕军一方推动近代化而立下汗马功劳的那个人,便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主角——高杉晋作。

(高杉晋作所流传下来的照片)

1.加冠之年的彷徨与无奈——青年高杉的探寻救国之道

公元1839年,作为一名下级藩士家中的子弟;高杉晋作降生于今天日本的山口县萩市(在当时属于长州藩领地)。在他所出生的那个时代,当时的幕府在财政方面已经出现了捉襟见肘的情况;高贵的旗本武士在那时都已经吃不上奉米的情况比比皆是,就更不要提官职平平的高杉一家是什么境况了。也似乎正是因为家境清贫的背景下,让身体虚弱但却意志坚定的小高杉产生了一股想要拼命往上爬的劲头;此刻的境遇,似乎在冥冥之中为他的未来埋下了一道伏笔。

也正是靠着这股不服天也不服地的劲儿,在短短的十余载时光中,他先后在汉学、剑术上都取得了极大的突破,同时凭着英俊的外表,在当时的西日本种下了不少流传至今的风流逸事;不过对于此刻正春风得意的高杉而言,这段时期所最让他恋恋不忘的,恐怕还当属认识了那个令他本人挂念终生的恩师——吉田松阴。面对当时美国人佩里已经驶着那艘所向披靡的玄黑巨舰、讲日本国门砸成齑粉的无情事实;身为长州藩内最负盛名的武士兼学者的吉田松阴、那套"尊王攘夷"的激进思想令此刻血气方刚的高杉晋作倾心不已。在静寂如万古的幽深长夜中,这对师徒常常跪坐在那盏微弱的明灯周围,推心置腹着彼此心目中日本的未来,怎样迎回天皇、日后新国家的首都应该设置在哪里?以及怎样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

(德高望重的吉田松阴,在当时除了高杉晋作外,伊藤博文和山县有朋也是他的得力门生)

然而还来不及将自己心中更大的构想倾诉给自己的恩师,此刻的高杉晋作却不得不面对一个令他无比悲痛的事实:由于其思想过于激进、同时开始公然挑战幕府的权威;1859年,愤怒的幕府下令将吉田松阴斩首示众,同时清剿了大批吉田松阴的追随者。在侥幸逃过一劫后,满怀失去恩师痛苦的高杉晋助抱着逃难加考察的目的;在1861年,他渡船前往了隔海相望而此刻也伤痕累累的一个国家——中国。

由于在清朝建立后德川幕府便与其宣布断交,时隔两百年之久。再来到这片古老而又沧桑的土地上,除了一丝熟悉加陌生外;恐怕映在此刻高杉心里的,更多的还要属那股无法诉说的凄凉之情:本想来到这里寻找唐风遗韵的他,却望见便地面黄肌瘦的百姓、太平军和清军厮杀过后的遗骸,以及依旧在趾高气扬的洋人们。而对于这一切的混乱,清政府就如躺在病床上瘫痪了一般对时局毫无反应,昔日的天堂却沦落为现在的地狱,望着灯红酒绿却又尸骨累累的上海街头,高杉在心中默默地发下了誓愿:绝对要尽自己全力,不要让明日的日本,沦落为今日的中国!看不下去这般修罗光景的高杉晋作,最终选择乘船返回了自己的国家。

在回国的船上,不停翻动着那本中国友人所赠送的《海国图志》,此刻的高杉,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要想让国家免受外敌的欺侮,就必须去组建一支强大的军队!在回国之后,他开始绕过幕府,一方面开始暗中和西洋商人做起了生意,大批量进口来自西洋的先进装备;而另一方面,在心中时刻敌视西洋人的他,又悄悄地将久坂玄瑞、伊藤博文等人联合起来偷偷摸摸地开展他们暗杀外国人、火烧大使馆等计划。

同样也因为其行动目标的过于激进,最终行事低调的高杉还是不可避免地吸引了幕府的注意……

(高杉晋作和伊藤博文的合影,中间者为高杉晋作、右边为伊藤博文)

2.金枪铁炮匹夫逃——高杉的举兵反抗与奇兵队的诞生

其实不止是高杉晋作本人,在当时的幕府眼里,崇尚维新、憎恨幕府的长州藩已经成为了幕府的眼中钉、肉中刺——当然,这其中或许还包含着对两百年前那个"中国智星"毛利元就及其后人的敬畏与警惕。最终在1864年,幕府从西国、九洲和四国三个方向发兵,决意攻讨长州藩。

由于幕府突然发难,面对这等突发状况,令长州藩猝不及防;经过了一番苦战,最终在萨摩藩士西乡隆盛的建议下,长州藩只得以处死部分激进藩士的代价向幕府乞求和平;眼前这一片狼藉的败绩,令高杉不得不向两百多年前关原战败后仓皇逃窜的石田三成一样,隐蔽至山间假意削发为僧,以图今后东山再起之日。

而在这期间,心怀不甘的高杉晋作同样也开始物色新式兵种的人选;他坚信,自战国时代传承下来的战阵形式已不再适合如今的日本战场。为了扩大兵种的来源,同样增加队伍的自信与几率,他开始在农民、町人和手工业者中广泛招兵买马;不仅教习他们枪械的使用之道,同时为了区分日本传统武士一律身披铠甲的习惯,一律身着西式军装、采用西式操典。而这支队伍,就是在日本幕末史上赫赫有名的"奇兵队"。

(高杉晋作所创建的奇兵队,不仅令长州藩的战斗力大大提升,同时也让之后的各藩开始效仿,为日本后来的陆军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自己的队伍逐渐发展壮大之后,高杉凭借着这股钢铁洪流成功地杀了回去,并总览了藩内的军政大权。在彻底大权在握以后,此刻为了彻底地集结力量从而打倒幕府;对于那另一伙强人——西夷、最终高杉决定与他们达成了和解,并同意了在保有国体威严的情况下同意了西洋人的开港贸易请求——毕竟,在那个时代,没有人能够抵御来自西洋那些坚船利炮的魅力。通过他的种种举措,最终的长州藩,成功挑起了尊王攘夷的这根大旗,并源源不断地吸引着新成员的加入。

见势不妙的德川幕府,为了维持住自己统治的局面;"擒贼先擒王"为了给其他倒幕小藩一记下马威,幕府最终于1866年发动了第二次针对长州藩的战争,直扑高杉晋作和他的长州藩而来。

此刻身领藩内军政大权的高杉晋作,通过与坂本龙马、桂小五郎等人的联络下;成功地与萨摩、土佐以及肥前三藩达成了难能可贵的军事同盟,以此稳固了来自其他方向的攻击,集中全力与幕府的远征军展开殊死顽抗。在六月盛夏的时雨中,晋作搭乘着从英国造船厂购买回来的"丙辰丸"指挥藩内水军与幕府展开大战,并凭借着上天对这个才气荡漾宠儿的眷顾;用划破雨幕的一发发炮弹将幕府水军接二连三地送进了濑户内海幽深而又死寂的沉沙中。经此一役后,长州藩联合萨摩等藩一道,从原本被动的守势开始先发制人地主动进攻,奇兵队的铁蹄也开始向着将军的大本营——江户城进发。

"赫赫东藩八万兵,袭来屯在浪华城。

我曹快死果何日,笑待四邻问炮声。"

——引自第二次征长战争胜利后高杉晋作所题之诗

(描绘奇兵队队士进入京都的情景)

3.春田山樱七日散——豪情少年高杉晋作的英年早逝

1868年,随着倒幕军在鸟羽伏见战役中的大胜,幕府方在西国和近畿地区的军事据点荡然无存。

而在同年的5月3日,末代将军德川庆喜下令江户无血开城投降;至此,关东地区也宣告了久违的和平。

1869年,幕府军残余的最后一座堡垒——函馆被攻破,一代著名武士土方岁三力战而死;同样地,这也宣告了这场改变日本国运的倒幕运动中,天皇和倒幕军一方已经取得了完全的实质性的胜利。

然而,那个忧心为国的男人,却再也看不到这一切大好光景了。

也许是常年的奔波以及为藩内大事的操劳,已经彻底拖垮了这个风流少年的躯体,正当反攻刚刚展开的时候;1867年,预备行军的高杉晋作,最终因肺结核一病不起。并最终在所有奇兵队成员的跪伏前离开了人世。"让这无趣的世界变得有趣吧"这成为了他留给世人的最后一句话。

最终队员们遵循了他的遗愿,将其葬在了奇兵队的指挥所下关(此地亦为二十多年后马关条约的签订地点)。

不知数十年后,望着飞速发展、蒸蒸日上的日本;听倦了内阁中各种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木户孝允(桂小五郎),当走回到灯红酒绿、浮世百态的东京街头时;不知在在那人群熙攘的刹那间,可否眼角中又倒映出了那个被传与他有断袖之好的男子,那个穿着老式和服理着利落短发的身影,用他沙哑的嗓音吟唱着今生留给世人那首最脍炙人口的诗句:

"三千世界鸦杀尽,与君共寝到天明。"

(位于今天日本山口县的高杉晋作墓所)

结语

幕末时期著名的维新志士高杉晋作,其一生的传奇经历令人感慨万千;在他的不懈推动下,使得长州藩的军事实力不断发展,并拥有了和德川幕府分庭抗礼的实力。而所一手创立的奇兵队,成功打破了日本传统的"无武士不成军"原则,也为之后的二十年内日本组建近现代陆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头。

高杉本人与另一位幕末豪杰——西乡隆盛的英雄事迹,吸引了后世许多的日本军人纷纷效仿(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乃木希典)。而其对中国的友好态度以及对中国社会的许多深刻了解,被他的一名重要战友——伊藤博文全部学习到;并为二十多年后的打赢清朝的那场战争埋下了伏笔。